![]() |
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
讲师
性别:女
毕业院校:大连理工大学
学位:硕士
所在单位:建筑与艺术学院
办公地点: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馆316-2
联系方式:lihuili@dlut.edu.cn
电子邮箱:lihuili@dlut.edu.cn
扫描关注
- [1]张险峰, 马文瑞, 李慧莉.都市再生中高层建筑的整合与激活作用[J],城市建筑,2017,11:35-37
- [2]李纯, 曲明航, 沈书涛, 李慧莉.基于grasshopper的天窗遮阳互动实践[J],建筑与文化,2017,7:51-52
- [3]李慧莉, 梁圣复.基于三维软件Sketchup的设计图学课程改革[J],工程图学学报,2010,31(S1):98-102
- [4]梁圣复, 李慧莉.基于学科融合与模块细分的设计类图学课程改革实践[J],工程图学学报,2010,4:151-155
- [5]李慧莉, 王津红, 丁晓博.基于可持续视野的非形态因素参数化设计研究[A],201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,2016,207-212
- [6]王津红, 温颖, 李慧莉, 于辉.基于数字技术的编织建造[J],低温建筑技术,2019,41(7):19-22
- [7]梁圣复, 李慧莉.基于设计图学课程与软件Sketchup共融性研究的教学实践[J],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,2022,31(z2):93-94
- [8]梁圣复, 李慧莉.大类培养体系中设计图学课程的重新定位与改革实践[J],工程图学学报,2022,31(S1):58-62
- [9]朱静煜, 张险峰, 李慧莉.寒地气候下的界面与空间适应性表达[J],城市建筑,2022,146-150
- [10]李慧莉, 梁圣复.工业设计类设计图学教学中的艺术渗透[A],第十六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,2022,54-58
- [11]王津红, 李慧莉, 丁晓博.建筑3D打印技术应用研究[J],建筑与文化,2022,6(2016-06):224-225
- [12]李慧莉, 梁圣复.建筑学专业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教学改革实践[J],大连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第30卷,2022,30
- [13]李慧莉, 王津红, 邵明.建筑学“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”课程与设计基础类课程的关联授课实践[J],大连理工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22,35(增刊2):7-9
- [14]李慧莉, 王津红, 丁晓博, 邵明.建筑空间形态之逻辑建构教学—低复杂度参数化尝试[A],201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(专指委会议院系B类核心),2022
- [15]刘石磊, 李慧莉.当前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方向与设计形式分析[J],房地产导刊,2022,11:477-477
- [16]王津红, 李慧莉, 丁晓博.推进BIM教学之路[A],2014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,2022,46-49
- [17]李慧莉, 王津红, 丁晓博.数字化设计中环境行为的参数化[J],城市建筑,2022,32:28-28
- [18]李慧莉, 张硕松, 张险峰.数字技术影响下体育建筑的参数化及协同设计[J],城市建筑,2022,14:32-34
- [19]王津红, 李慧莉, 丁晓博.推进BIM教学之路,数字技术与建筑[A],数字技术与建筑——2014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,2022,46-49
- [20]李慧莉, 丁晓博.Digital Analysis of Pedestria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Post-Urbanization[A],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itectural Interchanges in Asia,ISAIA2018,2022,794-798